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,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。
随着桐昆聚酯一体化、金光纸业等百亿元项目投产,生物医药和半导体产业初具规模,众多产业项目带来的发展机遇也为这座有着80多万常住人口的县城注入澎湃动力。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满足更多高龄老人的多样化需求,是特大城市破解老龄化难题的应有之义。
随着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、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,中华大地焕发勃勃生机,向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迈进。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。随着银发需求日益增长,不少城市推动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提升,文化旅游产业推出适老化产品满足老年需求,老年大学、老年教育培训机构等应运而生,因老而兴、为老服务的新兴产业遍地开花,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人才引得来、留得住,与人才优惠系列政策分不开。向人才红利要发展动力,成为不少城市提高经济动能的突破口。
这里的养老机构内部有医院并且全国医保联网,每天都有医生上门走访巡诊,生活很有保障。来自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施家陂村的他,是湖南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聘请的田间管家,管理200多亩农田。(新华社记者王帆 摄)传统文化蕴藏着大IP,本土化乐园大有可为。
新华社发林间徒步、山地骑行、星空露营、缆车穿越、水上乐园……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、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、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等滑雪场均开启夏季模式,进一步完善四季旅游产业体系,实现冰雪旅游和避暑休闲相得益彰。临近暑伏时节,国内多地持续高温天气,这为地处东北的吉林省以22℃的夏天为要点打造避暑经济提供了引流条件。进入7月,吉林省各大雪场虽然褪去冬装,但在无雪的季节同样热闹。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思宇表示,近年来,吉林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、创新驱动、功能完善、交叉融合的现代避暑休闲产业体系,面对暑期旅游旺季,将继续挖掘文旅消费新亮点,不断满足避暑游、亲子游、毕业游等市场需求,持续提升广大游客的满意度。
乘缆车观光,翻越山岭,俯瞰天定山全貌。坐滑板车俯冲而下,一层层绿色的海浪奔赴而来
新华社发林间徒步、山地骑行、星空露营、缆车穿越、水上乐园……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、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、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等滑雪场均开启夏季模式,进一步完善四季旅游产业体系,实现冰雪旅游和避暑休闲相得益彰。火爆出圈的梦幻西游季沉浸式项目、盘活资源的滑雪场的夏天、鸭绿江畔清风拂面的集安大吉他广场……当避暑季与新业态相遇,会激发怎样的文旅凉动能?梦幻西游季沉浸式项目是长春动植物公园今夏主打活动。坐滑板车俯冲而下,一层层绿色的海浪奔赴而来。进入7月,吉林省各大雪场虽然褪去冬装,但在无雪的季节同样热闹。
漫步园林深处,偶遇挥舞金箍棒的猴哥、演奏九齿钉耙的八戒……游客的热情被中国传统文化经典IP所点燃。临近暑伏时节,国内多地持续高温天气,这为地处东北的吉林省以22℃的夏天为要点打造避暑经济提供了引流条件。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思宇表示,近年来,吉林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、创新驱动、功能完善、交叉融合的现代避暑休闲产业体系,面对暑期旅游旺季,将继续挖掘文旅消费新亮点,不断满足避暑游、亲子游、毕业游等市场需求,持续提升广大游客的满意度。长春市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宣传部负责人蔡慧瑜表示,天定山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已成为集四季旅游、研学、体育、住宿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四季旅游度假小镇。
长春市天定山滑雪场夏季航拍图。对标万亿级旅游产业目标,吉林省今年夏季还提出打造到吉林森呼吸行走在吉线等10大类66条新品线路,并推出共计115项旅游惠民措施。
乘缆车观光,翻越山岭,俯瞰天定山全貌。今年,长春市天定山滑雪场全新改造一条全长1360米的滑道,开设了天定山新滑板项目,探索夏季运动新玩法。
(新华社记者王帆 摄)传统文化蕴藏着大IP,本土化乐园大有可为。深挖冰雪价值和夏季旅游资源,生成独具特色的四季旅游产品。在长春动植物公园,游客争相与工作人员扮演的西游记角色合影。长春动植物公园旅游项目负责人杜贵江说,项目充分迎合了四点半后清凉气候下亲子互动和暑期市场需求。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7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,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,吉林省各地将举办各类消夏避暑文旅节事活动400余项,内容涵盖文化、乡村、体育、美食、时尚等多个领域。冰雪大省吉林近年来不仅在冬季集聚热度,还在夏季释放凉感,形成了以冰雪和避暑双品牌为引领的文旅产品体系。
据统计,这里仅端午假期便接待游客14.99万人次,同比增长18倍种韭菜还能用上区块链?去年以来,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的十里八村,这个话题热度不减。
洼里村通过发展产业,把村民变成产业工人,有了稳定收入,外出务工的村民开始回流。玉泉洼合作社的区块链+韭菜试验基地。
村里老人刘天杰对眼前的生活赞不绝口。我们按照有机标准种植了116亩韭菜,智能水肥一体机、监控摄像头、物联网传感器、气象站等智能设施一应俱全,全部生产数据及时真实地上链管理。
负责搬运盆菜的AGV小车(自动导引运输车)沿着既定路线穿梭,像极了工厂车间的生产场景。玉泉洼合作社里的黑科技不止这些。和普通大棚相比,这里的空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,叶菜生产周期缩短22天,一年可采收叶菜16茬,土地亩均产值达100万元。一片露天韭菜种植基地里,布满田边地角的传感器、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运转,将一畦畦菜地的数据实时传输上链。
2011年,在外创业的刘向东回村当选党支部书记,新班子把发展有机蔬菜作为富民强村的突破口。走进10层立体栽培温室大棚,记者看到一盆盆油菜、苦菊、芹菜、菌菇等按照不同习性有序排列,最上面3层是喜光蔬菜,中间3层次之,下面3层为不喜光蔬菜,最底层是菌类。
据刘向东介绍,目前,合作社年生产有机蔬菜6000吨,实现产值8600万元,再加上特色加工、休闲旅游、教育培训等业态,三产融合总产值突破1亿元。而如今,随着一系列先进种植理念和技术的应用,洼里村一跃成为现代农业高地。
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摄昔日的穷洼里变身亿元村。洼里村因三面山坳、地势洼陷而得名。
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摄洼里村党支部领办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,确定了五统一的管理模式,即统一品牌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标准、统一经营、统一销售,严抓产品质量,全力打造玉泉洼有机蔬菜品牌。玉泉洼合作社的10层立体栽培温室大棚。玉泉洼合作社的智能种植床上,蔬菜在旺盛生长。老两口守在家门口,一年可以轻松挣10万元。
盛夏时节,记者走进坊安街道洼里村的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。中国电信潍坊坊子区分公司经理王东介绍,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、不可伪造等特点,蔬菜生产、采摘、物流、销售的每一步操作数据都留存在区块链平台上,全过程可追溯。
我们发展立体种植,并研发出智能种植床,用的全是菌种,自己制作泥炭土,保证了蔬菜的有机品质。曾几何时,这里房屋低矮破旧,道路尘土纷飞,年轻人出走,村集体负债,是出了名的发展洼地。
在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里,刘向东指着一张上下两层的智能种植床介绍说,上层是黑色基质,床下的箱体中间是夹层,里面有流动空气,通过空调调节为作物提供18℃-25℃的恒温生长环境。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摄区块链+韭菜是潍坊市会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、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,在玉泉洼合作社探索的创新应用。